高分子化学

基本概念:

单体:

能够形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。

烯烃,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,环状化合物。

高分子化合物(polymer):

有多种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分子质量很大的化合物。

~1000 103~104 104~106 106~
小分子 齐聚物,低聚物 聚合物,高聚物,大分子 超高分子量聚合物

多种原子组成,C,H,O,N,S,Cl,P,Si

术语:

结构单元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一种单体聚合进入聚合物链的部分

重复单元(链节)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高分子链中可重复的最小单元

单体单元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与单体组成相同,只是电子结构不同的重复单元

关系:

        结构单元=重复单元(链节)=单体单元:正常的加聚

DP=Xn=n\overline{DP}=\overline{X_n}=n

        结构单元=重复单元(链节)≠单体单元:脱去一分子水

DP=Xn=n\overline{DP}=\overline{X_n}=n

        结构单元1+结构单元2=重复单元=链节 没有单体单元:两种分子脱去一分子水

2DP=Xn=2n2\overline{DP}=\overline{X_n}=2n

        ——[——重复单元化学式——]n——

聚合度:(衡量高分子大小的一个指标)下面为表示方法

平均聚合度(n):聚合物分子量大小的指标

        重复单元的数目,记做

DP\overline{DP}

        结构单元的数目,记做

Xn\overline{X_n}

        可以算出分子量(M0是结构单元分子量)

M=Xn×M0=DP×M0 or 2DP×M0\overline{M}=\overline{X}n\times M_0=\overline{DP}\times M_0 \ or \ 2\overline{DP}\times M_0

主链:

        尺寸最大,惯穿整个大分子的分子链

侧基:

        在主链除H以外的原子或原子团

端基:

        聚合物末端的基团

侧链:

        侧基足够长时叫测链

聚合物命名

  • 碳链聚合物:主链全部是C
  • 杂链聚合物:除了C还有其他
  • 元素有机聚合物:主链没有C
  1. 按照源基础命名:聚+单体名称

  2. 按聚合物结构特征命名:

  3. 按照习惯命名:

  • 塑料:树脂

  • 橡胶

  • 纤维:*纶,*胺,尼龙

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

  • 加成聚合(加成反应,连锁聚合的反应机理)
  • 缩合聚合(缩聚反应,逐步聚合的反应机理)
  • 开环聚合

链式聚合与逐步聚合(Flory分类)

链式聚合(连锁聚合)

        有多种基元反应 链引发=>链增长=>链终止

        有特定的活性中心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分子链瞬间形成

逐步聚合

        没有特定的活性中心

        单一基元反应

        逐步形成

HDPE高密度聚乙烯,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,PVC聚氯乙烯,LDPE低密度聚乙烯,

PP聚丙烯,PS聚苯乙烯

分子量及分布

数均分子量:所有分子重量除以分子摩尔总数(m分子总重量,n分子数,M分子量,x分子分率)

        按照分子数目统计

m: mi: Mi: ni:Mn=mΣni=ΣniMiΣni=ΣmiΣ(miMi)=ΣxiMim:所有体系总质量 \ m_i:单个体系质量 \ M_i:单个体系分子量 \ n_i:单个体系分子数量\\ \overline{M_n}=\frac{m}{\Sigma n_i}=\frac{\Sigma n_iM_i}{\Sigma n_i}=\frac{\Sigma m_i}{\Sigma (\frac{m_i}{M_i})}=\Sigma x_iM_i

统计方法:

  • 冰点降低法
  • 沸点升高法
  • 渗透压法
  • 蒸汽压法
  • 端基滴定法
重均分子量:分子量乘以重量分数的加和(w质量分率)

        按照重量统计

Mw=Σ(miMi)Σmi=Σ(niMi2)Σ(niMi)=Σ(wiMi)\overline{M_w}=\frac{\Sigma (m_iM_i)}{\Sigma m_i}=\frac{\Sigma (n_iM_i^2)}{\Sigma(n_iM_i)}=\Sigma (w_iM_i)

上述两种分子量可以使用凝胶渗透法测得

粘均分子量:溶剂体系,特性粘度

η=KMα    K,α α 0.50.9MV=[Σ(miMiα)Σmi]1α=[Σ(niMiα+1)Σ(niMi)]1α\eta=K\overline{M}^\alpha \ \ \ \ K ,\alpha是常数 \ \alpha \ 一般在0.5-0.9\\\overline{M}_V=[\frac{\Sigma (m_iM_i^\alpha)}{\Sigma m_i}]^\frac{1}{\alpha}=[\frac{\Sigma(n_iM_i^{\alpha+1})}{\Sigma(n_iM_i)}]^\frac{1}{\alpha}

分子量分布

Mn<Mv<Mw,数均分子量受低分子量影响,重均分子量受高分子量影响

多分散性:分子量大小不一,参差不齐的特性

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的比值

Mw/Mn 分子量分布情况
1 均一分部
1.5~2 分布较窄
20~50 分布较宽

大分子微结构

序列结构:

        首尾相连 首首相连 尾尾相连

手性结构:

        等规立构 间规立构 无规立构

几何构型:

        3,4加成 1,2加成 反式1,4加成 顺式1,4加成

几何形状:

        线性高分子:可溶可熔

        支链型高分子:可溶可熔

        交联型高分子:不熔不溶

凝聚态和热转变

玻璃态=>玻璃化转变区域=>橡胶态(高弹态)=>黏弹态转变区域=>黏流态

缩聚和逐步聚合

缩聚反应

  • 特点:有特征官能团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有低分子副产物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缩聚物和单体分子量不成正比

  • 1-1,1-2官能度体系只能得到低分子化合物

  • 2-2,2官能度体系可以形成线性缩聚物

  • 2-3,2-4等多官能团体系可以形成体形缩聚物

  • 一分子能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叫官能度(f)

  • 均缩聚:只有一种单体参加反应

  • 杂缩聚:两种单体参加反应

  • 共缩聚:两种以上单体参加反应

            ABS:接枝共聚物,SBS:嵌段共聚物

            无规,嵌段,节支,交替二元共聚物

  • 那些物质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?

            绝大多数烯类单体

聚合方法:溶液,熔融,界面,固相缩聚

线性缩聚反应机理

  • 参加反应的两个官能团形成大分子向两个方向增长
  • 成环是副反应,五元环和六元环最稳定最容易形成,低浓度利于成环

反应程度(P):参加反应的官能团占起始官能团的分数

N0是起始官能团数,N是残留的官能团

P=N0NN0=1NN0P=\frac{N_0-N}{N_0}=1-\frac{N}{N_0}

转化率:参加反应的单体量占起始单体量的分数

平均聚合度:

Xn=t=N0N    XnP=11Xn\overline{X_n}=\frac{结构单元数目}{t时大分子数}=\frac{N_0}{N} \ \ \ \ \overline{X_n}平均聚合度 \\带入上面反应程度关系式 \\P=1-\frac{1}{\overline{X}_n}

一般高分子若Xn=100~200 则 P=0.99~0.995

不可逆线性缩聚动力学

自催化缩聚反应(三级反应)

1(1P)2=2C02kt+1    PtXn=11P    (Xn)2=2C02kt+1    Xnt\frac{1}{(1-P)^2}=2C_0^2kt+1 \ \ \ \ P-t关系式 \\\overline{X_n}=\frac{1}{1-P} \ \ \ \ 带入 \\(\overline{X_n})^2=2C_0^2kt+1 \ \ \ \ X_n-t关系式

外加酸催化缩聚反应(二级反应)

11P=C0kt+1    PtXn=C0kt+1\frac{1}{1-P}=C_0k^、t+1 \ \ \ \ P-t关系式 \\\overline{X_n}=C_0k^、t+1

可逆线性缩聚动力学

封闭体系

dPdt=k1C0[(1P)2P2K]    dPdt=k1C0[(1P)2PnwK]    nw\frac{dP}{dt}=k_1C_0[(1-P)^2-\frac{P^2}{K}] \ \ \ \ 水未排除时 \\\frac{dP}{dt}=k_1C_0[(1-P)^2-\frac{Pn_w}{K}] \ \ \ \ 水部分排除时\\ n_w小分子残留浓度

线性缩聚聚合度

影响因素:反应程度

        通冷却可控制反应程度,反应程度限制条件可逆反应,原料非等当量比

平均聚合度,反应程度,平衡常数关系(封闭)

Xn=11P=K+1\overline{X_n}=\frac{1}{1-P}=\sqrt{K}+1

聚酯化反应 K=4 P=0.67 Xn=3
聚酰胺反应 K=400 P=0.95 Xn=21
不可逆反应 K=104 P=0.99 Xn=101
平均聚合度,反应程度,平衡常数关系(部分排水)nw体系中残留水分C0没有就不用

Xn=11P=Kc0PnwKc0nwP=>1P,Xn=Kc0nwc0=1,c0,Xn=Knw\overline{X_n}=\frac{1}{1-P}=\sqrt{\frac{Kc_0}{Pn_w}}\approx \sqrt{\frac{Kc_0}{n_w}} \\ P=>1 ,可以去掉P ,\overline {X_n}=\sqrt{\frac{Kc_0}{n_w}}\\ 当c_0=1,去掉c_0,\overline {X_n}=\sqrt{\frac{K}{n_w}}

控制聚合度:

        端基封锁:是某官能团稍过量,加入少量单官能团物质

Na  Nb   r=NaNb    q=(NbNa)2Na2=NbNaNa=1rr  br=1q+1N_a \ \ N_b \ \ \ 分别是两个官能团起始数 \\ r=\frac{N_a}{N_b} \ \ \ \ 摩尔系数(官能团数之比) \\ q=\frac{\frac{(N_b-N_a)}{2}}{\frac{N_a}{2}}=\frac{N_b-N_a}{N_a}=\frac{1-r}{r} \ \ b的过量分率(分子数之比) \\ r=\frac{1}{q+1}

Xn,P,r,q之间的关系

Xn=1+r1+r2rP=q+2q+2(1P)r=1,or,q=0P=1,a\overline{X_n}=\frac{1+r}{1+r-2rP}=\frac{q+2}{q+2(1-P)} \\ r=1,or,q=0原料单体等当量比 \\ P=1,官能团a完全反应

聚合度分布:

数均聚合度的推导

p,x1px1,1pxpx1(1p)NxxNNx=Npx1(1p)p=1NN0N=N0(1p)Nx=N0px1(1p)2xWxW=xNxN0=xpx1(1p)2单个基团形成概率p,x-1个是p^{x-1},最后一个不形成是1-p,所以形成x-聚体的概率是p^{x-1}(1-p)\\ N_x是x-聚体分子,N是大分子总数\\ N_x=Np^{x-1}(1-p)\\ 由p=1-\frac{N}{N_0}得N=N_0(1-p)\\ N_x=N_0p^{x-1}(1-p)^2\\ x聚体的质量分布函数\frac{W_x}{W}=\frac{xN_x}{N_0}=xp^{x-1}(1-p)^2

数均聚合度,重均聚合度

  Xn=11p      Xw=1+p1p  XwXn=1+p2数均聚合度 \ \ \overline{X_n}=\frac{1}{1-p} \ \ \ \ 重均聚合度 \ \ \overline{X_w}=\frac{1+p}{1-p} \\ 分子量分布宽度 \ \ \frac{\overline{X_w}}{\overline{X_n}}=1+p\cong2

体形缩聚和凝胶化

出现凝胶的瞬间反应程度叫凝胶点

平均官能度:混合单体中参加反应的平均每一单体分子带有的官能团数

f=ΣfNΣN\overline{f}=\frac{\Sigma fN}{\Sigma N}

不过量集团数的两倍

carothers推测凝胶点

fpcf=ΣNifiΣNip=2(N0N)N0fp=2f(11Xn)Xn=22pfXnpc=2f\overline f平均官能度,p_c凝胶点\\ \overline f=\frac{\Sigma N_if_i}{\Sigma N_i}\\ p=\frac{2(N_0-N)}{N_0\overline f}\\ p=\frac{2}{\overline f}(1-\frac{1}{\overline X_n})\\ \overline X_n=\frac{2}{2-p\overline f}\\ 当\overline X_n无穷大,p_c=\frac{2}{\overline f}

凝胶点时的临界反应程度:(凝胶点Pc,开始出现凝胶瞬间的反应程度)

PC=2fP_C=\frac{2}{\overline{f}}

凝胶点预测

f=2(Nafa+Ncfc)Na+Nb+Nc   ffNfPC=2fp(01)    p<PC\overline{f}=\frac{2(N_af_a+N_cf_c)}{N_a+N_b+N_c} \ \ \ 两种以上计算方法f是官能度 \overline{f}是平均官能度N分子数 \\ 分子是非过量基团,分母是所有基团 \\ \overline{f}带入P_C=\frac{2}{\overline{f}} \\ 反应程度p\subset(0-1) \ \ \ \ p\lt P_C不形成凝胶

凝胶点 Pc>1,不凝胶 Pc<1,凝胶
平均官能度 f<2,不凝胶 f>2,凝胶

Flory推测凝胶点

  • 支化点:官能度大于2的单体(支化单元)
  • 支化系数:一个支化点连接另一个支化点的几率

ρAA()ρ=AA=NcfcNAfA+NcfcPc=1[r+rρ(f2)]12α ,f α=rPA2ρ1rPA2(1ρ)=PB2ρrPB2(1ρ)\rho是支化单元中A官能团占全部A的分数(支化分率)\\ \rho=\frac{支化单元中官能团A数}{混合物中管能团A总数}=\frac{N_cf_c}{N_Af_A+N_cf_c}\\ P_c=\frac{1}{[r+r\rho(f-2)]^\frac{1}{2}} \\ \alpha \ 支化系数,f \ 支化单元的官能团数 \\ \alpha=\frac{rP_A^2\rho}{1-rP_A^2(1-\rho)}=\frac{P_B^2\rho}{r-P_B^2(1-\rho)}

凝胶化控制:控制反应温度

聚合方法

  • 熔融缩聚(单体和聚合产物在熔融状态下的聚合反应)
    1. 最简单的缩聚方法,只有少量单体和催化剂
    2. 反应温度高(200-300),不适合生产高熔点聚合物
    3. 反应时间长,时间长有利于提高缩聚物分子量
    4. 需要惰性气体避免氧化降解(N2,CO2
    5. 聚合后期需要减压
    6. 反应完成,流出,制带,冷却,切粒
  • 溶液缩聚(单体在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反应)
    1. 聚合温度低
    2. 反应和缓平稳,有利热交换
    3. 不需要高真空
    4. 制得的聚合物溶液,可直接用作胶黏剂等
  • 界面缩聚(两种单体熔于两种互不相容的溶剂,在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)
    1. 单体活性高,反应快,104-105l/mol.s
    2. 对单体纯度要求不严
    3. 溶剂贵回收麻烦
  • 固相缩聚(熔点以下进行缩聚反应)
    1. 反应速度慢,表观活性大,110~331kJ/mol
    2. 由扩散控制,分子量高,纯度高
熔融缩聚 溶液缩聚 界面缩聚 固相缩聚
优点 生产简单,成本低,产能高 降低所需温度,平稳易控 反应缓和,不可逆,单体要求不高 反应缓和,所需温度低
缺点 反应温度高,设备密封性高,小分子不易脱去 溶剂有毒,易燃,成本高 必须活性单体,不能精制 速度慢,小分子不易脱去,原料要求高
适用范围 大品种缩聚物,聚酯,聚酰胺等 单体后缩聚物熔融后易分解的,芳香族聚合物,芳杂环聚合物等 芳香族 提高聚酯,聚酰胺分子量

常见聚合物

  • 聚酯(Polyester)-C(O)O-

    涤纶聚酯(Terylene,PET)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(熔点258)

    熔融缩聚

  • 聚碳酸酯(Polycarbonate,PC)

    生产方法:酯交换法,光气直接法

  • 聚酰胺(Polyamide,PA)

    主链中含有(-NHCO-)

  • 酚醛树脂

    碱催化醛过量 酚:醛<1

    酸催化酚过量 酚:醛>1

  • 环氧树脂(Epoxide Resin)

    含有环氧基团



自由基聚合

有机玻璃(聚甲基丙烯酸甲酯)隐形眼睛材料(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)

聚醋酸乙烯酯(建筑粘合剂)

加聚和合连锁反应

三类单体

  • 碳碳双键单烯类,共轭双烯类
  • 羟基化合物
  • 杂环化合物

条件

  • 热力学:单体和聚合物的自由焓差小于零
  • 动力学:有适当的引发剂,温度等动力学

三个基元反应

  • 链引发,链增长,(链转移),链终止

活性中心(reactive center)

  • 可以是自由基,阳离子,阴离子,通过进攻π键,形成单体活性种

  • 活性中心不同可分为:自由基聚合,阳离子聚合,阴离子聚合

    1. 自由基聚合是通过物理作用,使单体分子活化为活性自由基(共价键均裂)
  • 均裂:形成两个中性自由基

    RR>2RR·|·R ->2R·

  • 异裂:形成一个阴离子,一个阳离子

    AB>A++BA|^{·}_·B->A^+ +B^-

决定因素:电子效应(诱导效应,共轭效应),空间位阻

  1. 诱导效应是由电负性引起的,针对吸–排电子能力大小来说的(诱导效应就是我要做生意,你把钱借给我,我自己做生意。)

  2. 共轭效应则是一个典型的“均匀”过程,也可以理解为电子分散过程(共轭效应就是我有一个生意,你拿钱来入股,我们一起做生意。)

  3. 共轭体系是能形成共轭π键的体系

    =σ=σ+π=σzd+π=σ+π+δ单键=一个\sigma键(头碰头) \\ 双键=一个\sigma键(头碰头)+ (一个)π键(肩并肩)\\ 三键=一个\sigma键(头碰头)zd+ (两个相互垂直的)π键(肩并肩)\\ 四键=一个\sigma键(头碰头)+ (两个相互垂直的)π键(肩并肩)+ (一个)\delta键

  • 醛,酮,杂环不能自由基聚合
  • 烯类单体自由基聚合,离子聚合(可均裂,可异裂)
  • 供(推,给)电子基团,阳离子聚合,供电子较弱的,丙烯,丁烯只能合成低分子油状物
  • 吸电子基团,阴离子聚合
  • 共轭体系适用三种聚合
  • 卤素原子,有诱导效应又有共轭效应,只能进行自由基聚合

{NO2CN{COOCH3CH=CH2C6H5{C6H5CH3OR阴离子聚合 \begin{cases} NO_2 \\ CN \\ 自由基聚合 \begin{cases} COOCH_3 \\ CH=CH_2 \\ C_6H_5 \\ \end{cases} \end{cases} \\ 阳离子聚合 \begin{cases} C_6H_5 \\ CH_3 \\ OR \end{cases}

空间位阻效应(体积位置数量)

  • 两基团吸电子能力弱,自由基聚合
  • 两基团吸电子能力强,阴离子聚合
  • 两基团供电子能力强,阳离子聚合
  • 两基团一供一吸电子,自由基呼和

聚合热力学

  • 聚合反应是个放热,减焓,减熵的过程

HESG()H=E+pV=G+TSG=HTSΔH=ΔE+pΔV=ΔG+TΔSΔG=ΔH=TΔSΔH<0,ΔS<0{ΔG<0 ,ΔG=0 ,ΔG>0 ,H-焓,E-内能,S-熵,G-自由焓(自由能)\\ H=E+pV=G+TS\\ G=H-TS\\ \Delta H=\Delta E+p\Delta V=\Delta G+T\Delta S\\ \Delta G=\Delta H=T\Delta S \Delta H<0,\Delta S<0 \\ \begin{cases} \Delta G<0 \ ,聚合自发进行\\ \Delta G=0 \ ,聚合,解聚处于平衡\\ \Delta G>0 \ ,解聚 \end{cases}

影响单体聚合热的因素

取代基的位阻效应

,,ΔH单体键能\downarrow,聚合物键能\downarrow \downarrow,\Delta H\downarrow

共轭效应和超共轭效应

ΔH单体键能\uparrow,则\Delta H\downarrow

取代基的电负性

,使ΔH单体键能\downarrow,使\Delta H \uparrow

氢键,溶剂化作用

,ΔH单体键能\uparrow,\Delta H \downarrow

  • 临界温度(聚合上限温度)

ΔG=ΔHTΔS Tc=ΔHΔS\Delta G=\Delta H-T\Delta S \\ 临界温度 , \ T_c=\frac{\Delta H}{\Delta S}

  • 聚合反应必为放热反应(吸热为证,放热为负)

  • 聚合热越大,聚合倾向也越大

  • 测定方法

    直接热量法,燃烧热法,热力学平衡法

    由标准生成热估算

    ΔH=ΔHf.p0ΔHf,m0\Delta H=\Delta H_{f.p}^0-\Delta H_{f,m}^{0}

    由键能估算

    键能:分子中化学键强度的一种量度

  • 影响因素

    因素 位阻 共轭 氢键和溶剂化效应 强电负性取代基
    聚合热 降低 降低 降低 升高

    平衡常数和平衡单体浓度关系:

    Ke,    [M]eKe=kpkdp=1[M]eΔG=ΔG+RT lnKe=(ΔHTΔS+RT lnKe)   ΔG=0   Te=ΔHΔSRln Ke=ΔHΔS+R ln[M]eK_e,平衡常数 \ \ \ \ [M]_e,单体浓度 \\ K_e=\frac{k_p}{k_{dp}}=\frac{1}{[M]_e} \\ \Delta G=\Delta G^\ominus+RT \ lnK_e=(\Delta H^\ominus-T\Delta S^\ominus+RT \ lnK_e) \ \ \ 平衡时\Delta G=0 \\ 平衡浓度 \ \ \ T_e=\frac{\Delta H^\ominus}{\Delta S^\ominus-Rln \ K_e}=\frac{\Delta H^\ominus}{\Delta S^\ominus+R \ ln[M]^e}

单体浓度和温度关系:

ln[M]e=1R(ΔHTeΔS)ln[M]_e=\frac{1}{R}(\frac{\Delta H^\ominus}{T_e}-\Delta S^\ominus)

自由基聚合机理

自由基的种类

  • 原子自由基
  • 基团自由基
  • 离子自由基

自由基反应

  • 加成反应

    R+CH2=CHX>RCH2CH(X)·R+CH_2=CHX-->R-CH_2-C·H(X)

  • 转移反应

    R+RH>RH+R·R+R'H-->R-H+R'

  • 偶合反应

    R+R>RRR·+R'-->R-R'

  • 歧化反应

    CH3C.(CH3)CN+CH3C.(CH3)CN>CH3CH(CH3)CN+CH3C(CN)=CH2CH_3C.(CH_3)CN+CH_3C.(CH_3)CN-->CH_3CH(CH_3)CN+CH_3C(CN)=CH_2

  • 氧化反应

    HO+Fe2+>HO+Fe3HO·+Fe^{2+}-->HO^-+Fe^{3-}

自由基的稳定性和活性

  1. 共轭效应和空间效应使自由基稳定
  2. 斥电子诱导效应使自由基稳定性降低
  3. 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矛盾时,共轭效应为主
  4. 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矛盾时,空间效应为主
  5. 带共轭取代基,稳定
  6. 带吸电子取代基,稳定
  7. 带推电子取代基,活泼

链引发反应(活化能最高)(initiation reaction)

  • 引发剂引发(容易分解成自由基的化合物,分子上有弱键。解离能100~170 KJ/mol)

    1. 偶氮双腈类引发剂

    2. 有机过氧类引发剂

    3.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

    4. 氧化-还原引发体系

        ..RI>2R105150kJ/molR+CH2=C(X)H>RCH2C(X)H2034kJ/mol引发剂分解 形成初级自由基 \ \ ^._.R· \\ I-->2R· \\ 反应特征:吸热反应,活化能高,105-150kJ/mol \\ 初级自由基和单体加形成单体自由基:R·+CH_2=C(X)H-->RCH_2C(X)H· \\ 反应特征:放热反应,活化能低,20-34kJ/mol

  • 热引发

  • 光引发

  • 辐射引发

链增长反应(Propagation)

  • 链引发形成的单体自由基不断和单体分子结合(加成反应)

    5595kJ/mol0.01反应特征:放热反应,55-95kJ/mol,0.01-几秒内聚合成千上万

*链转移(Chain transfer)

     聚合过程中,增长链从其他分子夺去一个原子形成稳定,但是这个分子又成新的自由基

  • 向溶剂或链转移剂转移

    链自由基向溶剂分子转移,聚合度降低,聚合速率不变

  • 向单体转移

    链自由基将弧单体转移到单体上,聚合度降低,活性不减弱,故速率未降低

  • 向大分子转移

    链自由基夺去稳定了的大分子,形成大自由基,转化率高,聚合物浓度大

  • 向引发剂转移(引发剂的有道分解)

    链自由基向引发剂转移,自由基浓度不变,聚合分子量降低,引发剂效率下降

链终止反应(Termination)

  • 偶合终止

    两链子自由基的弧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键

    特征:聚合度是链自由基重复单元数的两倍,引发剂引发的两端均有残基

  • 歧化终止

    一个链夺取了另一个链自由基相邻碳原子的氢原子(一个完成聚合,一个有双键)

    特征:聚合度和链自由基重复单元数相等,只有一端是引发剂残基,一个饱和端,一个不饱和端(原因如上原理)

    821kJ/mol反应特征:活化能很低,8-21kJ/mol

链引发 链增长 链终止
活化能 kd=10-4~10-6s-1 kp=102~104L/(mol·s) kt=106~108 L/(mol·s)
速率常数 105~150kJ/mol 16~33kJ/mol 8~21kJ/mol

自由基聚合特征:慢引发,快增长,速终止

少量(0.01%~0.1%)阻聚剂可使自由基聚合反应终止

引发剂

分子结构上具有弱键,易分解产生自由基进而引发单体聚合的物质。

  • 偶氮类引发剂

    偶氮二异丁腈(AIBN)

    使用温度:45~65,解离能105KJ/mol。油溶性

    1. 分解只形成一种自由基,无诱导分解
    2. 稳定,能单独保存
    3. 分解时有N2逸出
    4. 分解后形成异丁腈,自由基缺乏脱氧能力,不能作为接枝聚合引发剂
  • 有机过氧类引发剂

    弱过氧键(O-O),加热均裂成个自由基

    过氧化二苯甲酰(BPO)(第一步分解为苯甲酰自由基,第二步分解成苯基自由基放出CO2)

    分解温度:60~80,解离能:124KJ/mol

    最简单的:过氧化氢 (活化能比较高,220KJ/mol,一般不做单独引发剂)

    1. 氢过氧化物:

      叔丁基过氧化物

      异丙基过氧化物

    2. 过氧化物:

      过氧化二叔丁基

      过氧化二异丙苯

  • 无机过氧类引发剂

    水溶性引发剂,乳液聚合,水溶液聚合

    分解温度:6080,解离能:109140KJ/mol

    过硫酸盐:

    K2S2O8[(NH4)2S2O8]过硫酸甲(K_2S_2O_8)过硫酸铵[(NH_4)_2S_2O_8]

  • 氧化-还原引发反应体系

    将有机或无机过氧化物和还原剂复合,组成氧化-还原引发体系

    活化能低(4060KJ/mol),引发温度低(050),聚合速率大

    • 水溶性氧化-还原引发体系

      氧化剂:过氧化氢,过硫酸盐,氢过氧化物

      还原剂:无机还原剂(Fe2+等)有机还原剂

    • 油溶性氧化-还原引发体系

      氧化剂:氢过氧化物,

      还原剂:叔胺,硫醇

引发剂分解动力学

  • 分解速率常数

    一级反应

    Rdd[I]dt=kd[I]    kds1:       ln[I][I]0=kdt    [I][I]0=ekdt   [I]0mol/L[I]tmol/LR_d\equiv\frac{-d[I]}{dt}=k_d[I] \ \ \ \ k_d分解速率常数,单位s^{-1} \\ 积分得: \ \ \ \ \ \ \ \\ ln\frac{[I]}{[I]_0}=-k_dt \ \ \ \ \frac{[I]}{[I]_0}=e^{-k_dt} \ \ \ \frac{[I]_0引发剂的起始浓度,mol/L}{[I]时间为t时的引发剂浓度,mol/L}

  • 半衰期

    t1/2=ln2kd=0.693kdt1/26ht1/21h6h>t1/2>1ht_{1/2}=\frac{ln2}{k_d}=\frac{0.693}{k_d } \\ t_{1/2}\ge6h,低活性\\ t_{1/2}\le1h,高活性\\ 6h>t_{1/2}>1h,中等活性

分解速率参数或半衰期越短,引发剂的活性越高

  • 分解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

    Arrheniuskd=AdeEd/RTlnkd=lnAdEd/RTEd;Ad,EdkdArrhenius经验公式 \\ k_d=A_de^{-Ed/RT} \\ lnk_d=lnA_d-E_d/RT\\ E_d分解活化能;A_d频率因子,E_d为正值,温度升高,k_d增大

引发剂效率

f=×100%f=\frac{引发剂}{消耗的引发剂}\times 100\%

  • 诱导分解

    自由基向引发剂的转移反应

    氢过氧化物特别容易诱导分解

    偶氮二异丁腈几乎没有诱导分解

    引发剂效率受单体活性影响

    1. 高活性单体,引发效率高
    2. 低活性单体,引发效率低
  • 笼蔽效应

    引发剂处在单体或溶剂包围中

    初级自由基如果不能扩散出去就可能形成稳定分子,引发剂速率降低

引发剂选择

  • 本体,悬浮和溶液聚合:油溶性引发剂
  • 乳液聚合和水溶液聚合:水溶性引发剂
  • 高温低活性引发剂,低温高活性引发剂

其他引发反应

  • 热引发聚合:不加引发剂,在热的作用下发生自身聚合
  • 光引发聚合:紫外过的激发形成自由基引发单体聚合
  • 辐射聚合:高能辐射线引发的单体聚合

聚合速率

RpRp=d[M]dt=d[P]dtCC=Δ[M][M]0=[M]0[M][M]0×100%<==>[M]=[M]0(1C)Rp=d[M]dt=[M]0dCdtR_p单位时间内单体消耗量或聚合物生成量\\ R_p=-\frac{d[M]}{dt}=\frac{d[P]}{dt}\\ C转化率\\ C=\frac{\Delta[M]}{[M]_0}=\frac{[M]_0-[M]}{[M]_0}\times100\% <==>[M]=[M]_0(1-C)\\ R_p=-\frac{d[M]}{dt}=[M]_0\frac{dC}{dt}

  • 聚合速率测定方法

    1. 直接法

      沉淀,蒸馏,分离,精制,干燥,称重

    2. 间接法

      测比容,粘度,折光率,吸收光谱,(最常用膨胀计发)

自由基聚合微观动力学

  • 链引发

    1. 引发剂分解成初级自由基:

      Ikd>2RI\frac{k_d}{}>2R

    2. 初级自由基形成单体自由基

      R+Mk1>RMR·+M\frac{k_1}{}>RM·

    引发速率取决于初级自由基生成速率,和浓度无关。

  • 引发速率(初级自由基形成速率)

    Ri   I   M   fd=   R   i   k   [ ]Ri=d[R]dt=2fkd[I]kd104106s1; f0.60.8; Ri1081010mol/(Ls)R_i-引发速率 \ \ \ I-引发剂 \ \ \ M-单体 \ \ \ f-引发剂效率\\ d=分解 \ \ \ R·-自由基 \ \ \ i-引发 \ \ \ k-速率常数 \ \ \ [ \ ]-浓度 \\ R_i=\frac{d[R·]}{dt}=2fk_d[I]\\ k_d:10^{-4}-10^{-6}s^{-1}; \ f:0.6-0.8;\ R_i:10^{-8}-10^{-10}mol/(L·s)

  • 链增长

    1. 等活性理论假定

      各步速率常数相等

kp1=kp2...=kpRp=kp[M][M][M]Σ[RMi]RM,RM2....RMx k_{p1}=k_{p2}...=k_p\\ R_p=k_p[M][M·]\\ [M·]代表\Sigma[RM_i·]即自由基RM·,RM_2·....RM_x·的总和

  • 链终止

    自由基消失速率Rt

    1. 偶合终止

      Rtc=2ktc[M]2R_{tc}=2k_{tc}[M·]^2\\ 一次终止消失两个自由基

    2. 歧化终止

      Rtd=2ktd[M]2R_{td}=2k_{td}[M]^2

    终止总速率

    Rt=d[M]dt=2Kt[M]2R_t=-\frac{d[M·]}{dt}=2K_t[M·]^2

  • 稳态假定

    链引发和链终止在某一时刻达到平衡,Ri=Rt,构成动态平衡

    Ri=Rt=2Kt[M]2[M]=(Ri2Kt)12Rp=Kp[M](Ri2Kt)12R_i=R_t=2K_t[M·]^2 \\ [M·]=(\frac{R_i}{2K_t})^{\frac{1}{2}}\\ R_p=K_p[M](\frac{R_i}{2K_t})^{\frac{1}{2}}

  • 聚合总速率

    R=Kp[M][M]    R=Kp[M](Ri2Kt)12R=K_p[M][M·]\\ 聚合度很大 \ \ \ \ R=K_p[M](\frac{R_i}{2K_t})^{\frac{1}{2}}

  • 聚合总速率很大假定

    聚合度很大,引发的单体远远少于消耗的单体,Rp>=Ri

    Rp=Kp(fKDKt)12[I]12[M]R_p=K_p(\frac{fK_D}{K_t})^{\frac{1}{2}}[I]^{\frac{1}{2}}[M]

  • 引发剂浓度偏移

    1. 1/2次方

      双基终止-0.5级,单级终止-1级

      双基终止:

      • 链自由基的平移
      • 链段重排
      • 双基相互反应

      Rp=A[I]12+B[I]R_p=A[I]^{\frac{1}{2}}+B[I]

    2. 1次方

      Rp=K[I]n[M]mn=0.51,m=11.5,2R_p=K[I]^n[M]^m\\ n=0.5-1,m=1-1.5,有的可达2

温度对聚合速率的影响

遵循Arrhenius公式,温度升高,速率常数K增大,聚合速率上升,聚合度下降

k=AeERTK=Kp(KdKt)12K=Ap(AdAt)12e[(EpEt2)+Ed2]RTk=Ae^{-\frac{E}{RT}} \\ K=K_p(\frac{K_d}{K_t})^{\frac{1}{2}}\\ K=A_p(\frac{A_d}{A_t})^{\frac{1}{2}}e^{-\frac{[(E_p-\frac{E_t}{2})+\frac{E_d}{2}]}{RT}}

自动加速现象

理论浓度下降速率降低,但是到一定转化率,聚合速率大幅度上升。

  • 主要是因体系粘度系数增加引起(凝胶效应)
  • 链终止反应受扩散控制所致

产生原因:

  • 链终止反应受扩散控制所致

链自由基双基终止

  • 链自由基的平移
  • 链段重排,活性中心靠近
  • 双基相互反应而使链终止

自动加速良溶剂出现少,非溶剂(沉淀剂)出现早且显著,不良溶剂介于两者之间

动力学链长

ν:   ν=RpRi=RpRt=Kp[M]2Kt[M]Ri=Rt[M]=(Ri2kt)12Ri=2fkd[I]\nu:活性中从引发阶段到终止消耗的单体数 \ \ \ 无链转移:\frac{增长速率}{引发速率}\\ \nu=\frac{R_p}{R_i}=\frac{R_p}{R_t}=\frac{K_p[M]}{2K_t[M·]}\\ 当R_i=R_t时\\ [M·]=(\frac{R_i}{2k_t})^{\frac{1}{2}}\\ 引发剂引发时\\ R_i=2fk_d[I]

平均聚合度和链长

Xn=2νXn=νν<Xn<2ν双基偶合终止,\overline{X}_n=2\nu\\ 歧化终止,\overline{X}_n=\nu\\ 两种都有,\nu<X_n<2\nu

自由基聚合时,增加引发剂提高聚合速率的措施,往往导致聚合度下降

分子量和链转移反应

自由基聚合体系中,若存在容易被夺去原子(氢或氯等)的物质时,容易发生链转移反应

产生的影响:自由基终止,聚合度下降;形成新的自由基,可以再引发体系中的单体分子反应继续练增长

对聚合度的影响

聚合度
提高单停浓度 增加
增大引发剂浓度 降低
加入链转移剂 降低
单体,引发剂,链转移剂

阻聚机理

概念:新自由基没有引发活性,聚合停止,表现为阻聚作用

阻聚剂:和链自由生成非自由基or不能引发聚合的低活性自由基使聚合停止的化合物

缓聚剂:时使聚合速率减慢的化合物

诱导期:从引发剂开始分解到单体开始转化存在一个时间间隔

阻聚剂分类:

  • 按组成
    1. 分子型阻聚剂:苯醌(能终止两个自由基),硝基化合物,芳胺
    2. 自由基型阻聚剂:DPPH
  • 按自由基反应机理
    1. 加成型阻聚剂:与链自由基快速加成,转化为活性低的自由基
    2. 链转移型阻聚剂
    3. 电荷转移型阻聚剂

自由基共聚

共聚主要包括:自由基共聚,离子共聚

二元共聚:无规,交替,嵌段,接枝

等活性理论:自由基活性与链长无关

共聚物聚合度很大:链引发和链终止对共聚物组成的影响可以忽略

稳态:自由基总浓度和两种自由基的浓度都不变

无前末端效应:自由基活性仅决定于末端单体单元结构,于前末端单元的结构无关

无解聚反应:不可逆聚合

二元共聚物涉及两种单体,有两种链引发,四种链增长,三种链终止

R+M1>RM1     Ri1R+M2>RM2     Ri2M1+M1>M1     R11=K11[M1][M1]M1+M2>M2     R12=K12[M1][M2]M2+M1>M1     R21=K21[M2][M1]M2+M2>M2     R22=K22[M2][M2]M1+M1>     Rt11=K11[M1]2M1+M2>     Rt12=K12[M1][M2]M2+M2>     Rt22=K22[M2]2链引发:\\ R^·+M_1->RM^·_1 \ \ \ \ \ R_{i,1} \\ R^·+M_2->RM^·_2 \ \ \ \ \ R_{i,2} \\ 链增长:\\ M_1^·+M_1->M_1^· \ \ \ \ \ R_{11}=K_{11}[M_1^·][M_1] \\ M_1^·+M_2->M_2^· \ \ \ \ \ R_{12}=K_{12}[M_1^·][M_2] \\ M_2^·+M_1->M_1^· \ \ \ \ \ R_{21}=K_{21}[M_2^·][M_1] \\ M_2^·+M_2->M_2^· \ \ \ \ \ R_{22}=K_{22}[M_2^·][M_2] \\ 链终止:\\ M_1^·+M_1^·->大分子 \ \ \ \ \ R_{t11}=K_{11}[M_1^·]^2 \\ M_1^·+M_2^·->大分子 \ \ \ \ \ R_{t12}=K_{12}[M_1^·][M_2^·] \\ M_2^·+M_2^·->大分子 \ \ \ \ \ R_{t22}=K_{22}[M_2^·]^2

摩尔分率F

f1=[M1][M1]+[M2]  f1+f2=1F1=d[M1]d[M1]+d[M2]=r1f12+f1f2r1f12+2f1f2+r2f22f_1=\frac{[M_1]}{[M_1]+[M_2]} \ \ f_1+f_2=1 \\ F_1=\frac{d[M_1]}{d[M_1]+d[M_2]}=\frac{r_1f_1^2+f_1f_2}{r_1f_1^2+2f_1f_2+r_2f_2^2}

p共聚物组成与链引发,链终止无关

p共聚物自称通常不等于原料单体组成

p共聚物组成微分方程自适用于低化率

p共聚物引入竟聚率,r1=k11/k12;r2=k22/k21;

聚合方法

{=>=>=>=>{=>{=>自由基聚合方法\begin{cases} 本体聚合=>单体本身加少量引发剂(或不加)的聚合\\ 溶液聚合=>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引发剂中的聚合\\ 悬浮聚合=>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\\ 乳液聚合=>单体,水,水溶性引发剂,乳化剂配成乳液状态进行的聚合 \end{cases}\\ 逐步聚合方法\begin{cases} 熔融缩聚\\ 溶液缩聚\\ 界面缩聚\\ 固相缩聚=>固体单体在熔点以下发生聚合反应,或在形成聚合物的熔融温度以下进行聚合反应 \end{cases}\\ 离子和配位聚合方法\begin{cases} 溶液聚合\\ 淤浆聚合\\ 气相聚合=>合只有极少稀释剂或溶剂作催化剂的分散介质,并在单体沸点以上的温度下进行聚合。 \end{cases}

均相体系

单体,引发剂和形成的聚合物均能完全溶解在反应介质,引发剂和聚合物均溶于单体的本体聚合或熔融缩聚反应,整个聚合体系适中为均相的反应。大多数本体聚合和溶液聚合

非均相体系

单体或聚合物不溶于介质,反应体系存在多相,例如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

本体聚合

不加其他介质,只有单体本身,在少量引发剂,热,光等作用下进行聚合梵音

单体:气液固态单体

引发剂:油溶性

助剂:色料,增塑剂,润滑剂,抗氧剂

聚合场所:本体

优点:产品纯净,不存在介质分离问题,制作透明板材,可以连续或间歇生产

缺点:体系很粘稠,聚合热不易扩散,温度难控制,可以通过分段聚合解决

溶液聚合

将单体和引发剂溶于适当溶剂中进行的聚合反应。

优点:散热控温容易,可避免局部过热,体系粘度低,能消除凝胶效应

缺点:溶剂回收麻烦,设备利用率低聚合速率慢,分子量低

用途:涂料,胶粘剂

溶剂对聚合活性的影响:

  • 溶剂不是完全惰性,对引发剂分解,对自由基链转移

溶剂对凝胶效应的影响:

  • 好的溶剂,可以消除凝胶效应
  • 沉淀剂,凝胶效应明显
  • 劣溶剂,两者之间

悬浮聚合

将不溶于水的单体以小液滴悬浮在水中进行聚合。

单体液滴=>聚合物单体粘性粒子=>聚合物固体粒子

聚合场所:单体液滴

组成:单体,引发剂,水

分散剂:一类能将油溶剂单体分散在水中形成稳定悬浮液的物质

优点:

  • 体系粘度低,分子量分布稳定
  • 产品分子量比溶液聚合高,杂质含量比乳液聚合少
  • 后处理工序比乳液聚合和溶液聚合简单生产成本低

缺点:

  • 附有少量分散剂残留物

乳液聚合

单体在乳化剂作用和机械搅拌下,在水中分散成乳

单体:一般为油性单体

引发剂:水溶性或组分为水溶剂的引发剂

水:无粒子水

优点:

  • 水做分散介质,传热控温容易
  • 可在低温下聚合
  • 可直接用于聚合物乳胶的场合 ,乳胶漆,胶粘剂等

缺点:

  • 要得到固体聚合物,后处理麻烦成本高
  • 难以除尽乳化剂残留物,对性能有影响

特点:聚合速率和分子量同时提高

乳化剂:

定义:一类可互不相容的油和水转变成难以分层的乳液的物质,属于表面活性剂

结构:分子通常又两部分组成亲水基团亲油非极性基团

乳化剂作用:使互不相容的油,水转变成相当稳定难以分层的乳液的过程。在较高浓度聚集成胶束

  • 降低界面张力,使单体分散成细小的液滴
  • 液滴保护层,防止聚集,使乳液更稳定,
  • 形成胶束使单体增溶

ss